"Billy, don't be a hero"

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的首映票,错过了少年派,不想再错过这次。

影片细腻真实,也夸张滑稽。技术革新是为了在相同时间段里能够更加清晰和多内容展示因人物内心情感波动而引发的面部表情变化,正如李安导演在一次采访中说道:

因为这个我们不化妆,这里面我最想做的还不是战争,也不是班长的事,而是人的脸部特写。因为我觉得你不管再大的场面,再精彩的动作,也比不上一张脸的表情的丰富,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形象。

根据维基百科信息显示,该影片要求演员不化妆出镜(剧情需要除外),因此演员们在拍摄三个月前开始养生,届时才能以最佳状况上镜头。一旦减少了外部装饰,演员更加需要发自内心去表演,因为表情是无法骗人的。

难受的情绪从观影开始到结束,一层层叠加。直到最后在心里砸成一个大窟窿。

Billy 出场的表情羞涩寡言又镇定自若,年轻的战士刚经历了一场直面生死的残酷战争,头痛的心理反应尚未消除。

中场表演秀和战场回忆是 Billy 真实面对并需要解决的冲突矛盾。

女人爱慕英雄气味,男人好奇武器类型,没有人知道那是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新闻需要亲历战争的新鲜素材,电影看重英雄事迹的商业价值,没有人想过这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组成部分,来不及思考的搏斗,突如其来的轰炸,以及随时面临的死亡威胁。

烟火绽放的声响在他们听来不是欢庆的开场,而是战场硝烟迭起的信号。他们警惕害怕,无畏又脆弱。

这个矛盾有解吗?电影里作为哲思化身的 Mushroom 在 Billy 入伍不久后便启发过他,人要相信因果命运,而不作他想。片尾象神的出现同样隐喻命运安排你成为神的战士,那么做好本分就行,不用去理对错道德,神会给出指引。

用李安导演的话说,即

他离开了家,才找到了自己的家。

尽管没能感受到 120 帧技术下闪动的睫毛和爆红的血丝,但依然在影片结尾字幕滚动至最后一秒才离场,以表达对谦和又苛刻的李安导演的尊敬与感激。

对于为什么在这次作品中采用 120 帧的创新技术时,李安导演给出了三点解释:

1、电影是一种看法,一种视觉艺术。因此我们怎么看它,和它的内容同样重要。

我们要给他更好的理由,你光讲一个故事不够了,你要有这种体验,要有一种你出了这个戏院,你不可能在家里看到,你不可能在电脑看到,你不会在游戏里面体会到。而且你也是要跟一群人去学一个你自己负担不起的这么一个环境里面……要有这么样一个仪式,要有一个时空环境,你创造给他。

2、在拍摄少年派时,李安导演开始对使用 24 帧拍摄电影的惯用技术产生了原则上的怀疑。当这部电影的原著小说出现时,迫使他必须找到解决方案。

3、呈现给观众观影技术革新的背后是对打光、调度、剪辑,甚至演员的表演方式的改变,这些对于一直寻找挑战和新鲜感的李安导演来说是自然会发生的想法。找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和探索方向,而并非源于技术上的野心。

有几个因为在夏天要拍冬天戏的镜头是不能用的,无论是用冷气吹,还是擦干了汗,人体对微热空气产生的反应在这样高帧数镜头前是骗不了人的,因为这个气色能够感应得进去。

当被问到这部作品是否达到预期时,李安导演坦言他并不知道,一方面没有对比和参考,另一方面既然做技术革新,就准备挨打吧。不过他相信人类需要类似庙堂这样公共的精神场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且每个想法都说得通。他们互相讨论或者争吵,都无可厚非。

但愿以上这些信息可以丰富大家对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观影体验,而尽可能选择能够提供高帧数的影院,以便我们更好的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