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想过的事

在我舔干净了一个酸奶盖之后,决定动手写完这篇文字。

昨儿深夜收到海北微信,说“狒狒,当自己有那么点难受时,能看着你的文字和分享也是开心的呢。”而我第一个反应竟然是无耻的跟她推荐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骚瑞。

其实,这条信息也成为了我对“高三复读”这个经历的索引。

2008年夏天,成绩出来之后,妈妈说,我们再读一年吧。我说好的,随后离开了生活学习十年的环境,独自一人来到陌生县城,坐在八十多人教室的最后一排。

2009年夏天,考完最后一门,以最快的速度扔掉这一年的记忆,打包所有的东西,头也不回的坐车回家。

神奇的是,这些年我确实越来越感激拥有过的这段经历,尽管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

海北说,你还记得我们在国旗下看书的场景吗?

Really?真的要这么庄严吗?可我们好像也在路灯下看过书哦。那个时候都不用睡觉的,一周只放半天假,可我们依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校门没开就杵门口。早读完去校门口啃完俩包子,继续回到教室刷题,晚上十点半下自习,回到房间里再背个几小时书。那会儿我的便秘很严重,因为屁股和板凳每天黏在一起高达15个小时。

全班只有我一个人说普通话,同时花了两个月来适应所有老师的授课口音。班主任教政治,每堂课一黑板的草书笔记和一件被汗浸透的T恤。地理老师非常帅,讲课也棒,使我从此爱上地理。语文老师浓重的乡音还特别爱朗读文章。数学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我做课代表,他难道是觉得我这个“扶不起的数学阿斗”真是有救的吗?

考试前一个月,妈妈过来陪读,每天中午送饭到门卫室等我下课,这样节约了回家吃饭的时间。在狭小的门卫室里,应该是我第一次和海北正式接触吧。文科复读班有两个,一共170多人。海北在一班,我在二班。我俩算是班上为数不多的独生子女了,而且她的普通话挺标准。第一次见到,可爱的性格扑面而来,我是主动内向的人,却记住了这个亲切又好玩儿的女生。后来也不知怎么就熟络起来了,而当年能说上话的同学是少于五个的。去年北京约着吃饭,那是距离毕业已经四年未见了。中午海北匆匆赶来说“哎呀狒狒,我都不知道是你生日,也什么都没买,这些小蛋糕你自己带着路上吃啊。”妈蛋,知道什么叫心底泪流成河吗?

还有周月,这个怎么吃也不胖的漂亮女生,英语和数学并列优秀。家里姐妹三人,名字寓意“太阳、月亮、星星”。怎么熟稔起来的我也忘记了。只记得那会儿每次考试结束都会约着去校门口吃饭,或者心里累了就会去教室外把彼此喊出来趴在窗口聊聊楼底的杜鹃花开的如何,聊聊看不见的远方该怎么走。

我以为自己会一整年都不说话,没想到还是遇见了不嫌弃我的好朋友。

对了,我还学会了反省,倚靠自己的力量。是的,在这之前我从未感受过这种情绪,后来诚实总结问题才发现是原来读书环境太熟悉了,大家都惯着我,陪着我,就连盲目恋爱到丢失了主心骨都没人骂醒我。因此,当我突然切换至完全陌生的环境中,主动关闭了一切联系方式,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在深夜里睁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却什么都想的清楚。我做错了什么,荒废了什么,连累了什么,寂静的黑暗中所有的无知一帧帧从眼前翻过,我带着前所未有的平静心情承认全部过失。这个阶段的感性能量降到了最低,并且延续至今。(最近有点不稳啦~)

没想到陌生环境反而加深我对自己的真实认识,是的,温室花朵做久了,其免疫力定如滑铁卢般不堪一击。

其实,真的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累。不过总算有了成长,记得我用固话查完成绩后第一个打电话告诉妈妈,她在听筒那头提高嗓音的高兴情绪让我觉得,恩,爸妈高兴就好。

如今,“高考”一词对我来说越来越陌生啦,回头看那时候为了考试使出的全部情绪真是小儿科。不过,任何方向的选择和脚步的相承才绘成今天的独特模样,那些或意外或遵从都当成经验积累吧,吸收归纳,继续向前。

晚安了,周末愉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